Scroll to Top

首頁 > 最新消息 > 訊息公告 > ★築夢執行花絮III★
★築夢執行花絮III★
★築夢執行花絮III★
單位:資料維護
分類:訊息公告
點閱:1171
日期:2015-08-06

 ★築夢執行花絮III★

團隊<延續歷史記憶,讓大楊油庫看見越戰歷史>
 

幾團咪歌團隊從2014/11/8開始啟動,以推廣大楊油庫為目標,想要藉由大楊油庫讓更多人看見越戰帶給台灣的影響,也希望能夠進一步幫助社區,目前執行了9個多月,我們定時前往社區踏查,與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理事長吳長錕先生洽談。

7月暑假 我們密集與社區接洽及工作坊,實地去聽去看屬於社區的故事,並且開始著手撰寫文史手冊及繪製地圖,7/21進入大楊油庫,看看目前大楊油庫遊憩區的樣貌,7/26我們前往新社踏查,去找尋因陽明山計畫,從清水疏開至新社的人們,訪問他們對於疏開的記憶。7/31我們前往清水大楊地區,走過每個大街小巷,在地圖上標出屬於社區的特色景點。在實地踏查社區後,幫助我們挖掘我們所不知道的故事,對於在地及歷史更貼近了一些。



 

2015//7/26 新社X疏開X訪談 

1.呂燕萍(行政系) 

今天一早到了清水散步開啟了一天的輕旅行,拿著萬花筒來觀察這變化多端的世界,跟著錕哥的返鄉專車,聽著民國45年的疏開故事。 陽明山計畫讓原清泉崗機場的聚落遷村,有的遷到埔里,而我們拜訪了遷村最多人的新社!走過當年遷村時的路線--土牛坡,從清水的山區遷到新社,傳說當年的人坐著牛車或卡車,看著離家鄉越來越遠,走著越來越陡的坡,他們就哭得越傷心......,因著陽明山計畫,遠離家鄉,成了新社的海口人。

第一個訪談地點--新五村紫明宮,由當年清水吳厝里的4個聚落遷移到新社新五村,紫明宮不僅僅是村民精神依歸,也是村民之間聯繫感情的地方 聽著80多歲爺爺們對於59年前疏開的記憶,如何遷村?怎麼分配土地?還有其在新五村生活的故事?我們看見他們對於家鄉的懷念,還有清水人的熱情!這樣突然的拜訪,卻是盛情的款待。

第二的旅行村落--新二村,新二村保留了較多的三合院及古老宅院,從一句「請問一下,你是疏開過來的嗎?」問出了許多的故事,柑仔店、婆婆家、古老宅院,都讓我們駐足傾聽,不同的年齡對於疏開就有不同的回憶。 旅行可以很不一樣,走在鄉村間,從信仰、共同經歷、建築、再到村民,每個角落都可以找到有意思的故事!或許我們不知道越戰與台灣的關聯,但有些人仍然因著越戰而改變了人生。 

 

2.林晏如(餐旅系) 

新社在眾多人印象中是花海,而今日接觸的是清水楊明山運動所遷居的居民,楊明山運動為清水大楊地區興建清泉崗機場時,當地居民被迫搬遷與移民的事件。 我們由當時楊明山運動的居民所走的路線進入新社,途中我們經過土牛坡,眼中依稀看見當時他們遠距而來的畫面,而他們的足跡在當地開啟另一個文化:新二村、新五村。 在新五村紫明宮,預見了幾位好客的清水人,他們訴說著過去與現在,像是走了一遭這59年的經歷。一位伯伯那時正在當兵,返家時竟看不見家,這是多麼大的打擊,後來一問才知道家園已經搬遷,到新的地方。當時政府以人頭計甲地,每戶皆有,現今這些清水人多為務農:種植香菇、葡萄……。 中午他們熱情的帶我們吃香菇大餐,頭一次有盛情難卻的感覺,真的是推辭也推不掉啊!餐點豐盛美味,從中也瞭解冬菇才是上品,其香味與其他時節差距甚遠,因此當地人皆儲存冬菇烹煮。 午後至新二村,這個地方保留下多戶的土角厝,較無新五村因九二一而多已崩毀的情況,在巷弄中穿梭與訪問,我們聽見了更多故事。 新社如今因觀光,多處傳統與當地文化已逐漸消失,其實不僅僅是這裡,台灣島的許多角落都是這樣,過去我們與自然共存的景象也逐漸消失,讓人看了不勝唏噓,我們需好好的省思台灣的文化到底是什麼? 我想未來聽見新社這兩個字,新二村、新五村的的文化與故事會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跡。 

 

3.蔡宜臻(工工系) <陽明山計畫-新社到清水的距離,回家的距離。> 說真的要不是因為博雅APL,我大概真的不會有這樣的機會,跟著熱血又充滿童心的長錕哥,還有一群很棒的夥伴們一起去了解這樣的歷史故事和背景。 陽明山計畫,是一個充滿心酸的計畫。因為越戰的關係,美國看上了台灣的戰略地位,便攜手與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合作,希望台灣能變成美國在越戰中的補給站。於是國民黨政府為了因應美國的計畫,便蓋了一座清泉崗機場來當作飛機的中繼點。 但為什麼說他是一個心酸的計畫呢?因為這不是一個幾場誕生的故事, 而是一群住在清水地區的人們被迫遷往新社的故事。 今天去到紫明宮,訪問了一群與當時計畫相關的老阿伯、老爺爺們,老爺爺說:當全村開始遷村時,他在當兵,等到他當兵回來,他的家已經不見了。老阿伯說:他遷村那時才17、18歲,即使充滿了不捨也要搬家,沒有甚麼不能搬的,不能班也要搬,就算孕婦大肚子也要搬。一個較年輕的阿伯說:那時國民黨為了方便管理新舊住民,於是讓他們自己分成紅黑兩派,要是哪一派太囂張,他就與另外一派利益勾結,藉此維護秩序。 不知道為什麼聽到這裡真的覺得蠻心酸的。想到他們當時遷村的場景,想到他們當時牛車每過一個坡,心就糾結一下的感覺,真的是替他們感到難過。我想這就是懷鄉情節吧。 除了這些歷史故事之外,最讓我訝異的還是當地的人情味。說真的,這真的是一個從小生長在都市的小孩不曾遇過的景象。在聊完天後,阿伯們就請我們去吃新社當地的香菇料理,摁,至少在台北妳不會請陌生人吃飯。 甚至到了新二村、新五村、東山里時,居民都熱情的請我們去他們家喝茶,去坐坐,去聊天。以前只有聽說過,今天是真的體驗到了,大家真的都好熱情。 其實這趟旅程還有太多可以寫了,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人情味了吧,原來香菇的味道不只有香菇的味道,竟是如此香濃。謝謝今天帶我們參觀,接納我們的每一個婆婆、阿伯們。希望你們能夠一直一直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的。 最後謝謝長錕哥一路的指引與相挺。辛苦了。

 

4.王璿(法律系) 新社的鄉間小路,阡陌交通,每條路看似是對我們敞開胸懷,但我們永遠也猜想不到會在下一個路口遇見怎樣的故事,怎樣的人,神秘感讓人彷彿身在迷宮之中。 在拜訪新社之前閱讀過一些資料,第一印象是悲情,因為陽明山計畫,居民離開家鄉,這一段從大楊社區到新社的遷徙過程的路途,讓我想起了美國印地安人:流淚的征途,因為無論在任何的時空,被迫離開故鄉地心情是一樣的,經過土牛坡的時候彷彿可以聽見當時的哭聲。 和老人的聊天,中午香菇大餐,下午新二村。訪問之中了解到雖然在那段離鄉的歲月會讓老人的眼神短暫暗下,但是對於之後的生活,未來的生活,他們是樂觀的,並非是那麼悲觀反而是熱情溫暖。離開家鄉的磨難,雖然留下傷痕,但在傷害之後留下的是生命的毅力。 所以我想,今天的旅程中,態度也是其中的美景,而且深受美不勝收。 謝謝今天辛苦整天的大家。 日後自己踏上旅程的參考。

5.廖哲瑋(工設系)

我喜歡觀察生活細節的散步旅行,而錕哥一直以來的推廣方式也符合我的需求,在一路上總是會補充關於地形、歷史、生物的小知識,讓我們了解這些建築與環境在日常生活中的脈絡點滴,也佩服他對人文的熱情與多聞。從日治時期的蔗田,到國民政府的陽明山計畫,種種國家的計畫與配套措施讓新社的街道與家戶面積都經過規劃,想起身處的東別,深刻體悟道為什麼交通規劃對城市的發展會如此重要。看著錕哥攀談了一個個路人、一戶戶人家,發現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一點連結、一點善意,便能產生熱絡的互動,所謂「人脈」想必就是在這種機會下不斷累積的吧!訪談過程中,我沒有從受陽明山計畫影響的下一代,甚至是首當其衝的爺爺奶奶們身上感受到太多悲情,似乎是受過時間強大的力量調節了,也可能是台灣人的草根性讓他們深根於新的地土,不懈地用雙手耕耘,將那些未知適應成熟悉。